
Where
台中中區
When
2023
Type
育成計畫
# 團隊陪伴
# 空間行動
快閃行動 Open Call 邀請有志在台中創業、開展社會創新、公益行動的青年,運用位於台中舊城的「好伴共享空間」實體場域,進行為期一週、面向大眾之實作嘗試。好伴並於於計畫期間提供專為參與團隊所設計的課程、社群交流、業師諮詢、資源媒合等協助。
和台中交朋友 ➰ 快閃行動➰
梳理沙龍 9/24 - 9/30|回家之前上髮廊





Lily與玥是一對北漂姊妹,也是在台中一間由父母所經營的髮廊長大的小孩。多年來,每當返鄉回家時,總會在髮廊裡感受到身心療癒。關心自我覺察與情緒陪伴的他們,正在探索結合美髮的可能。
其實整理頭髮,就是在整理身心。而照顧自己、關心親近的人,可以從最簡單的梳頭開始,把不順的、打結的隨著一下、兩下、三下慢慢梳理開。覺察感受自己的情緒與狀態,現在的自己好嗎?
和親愛的自己、親密的家人,一起梳理吧。從呼吸頻率、頭皮髮絲觸感,再到觀察在鏡子裡的畫面之中,覺察自己、或感受彼此的關係。這一趟從「頭」開始的旅程,試著回到家裡,回到自己。
執行團隊
策劃執行|好伴社計
合作單位|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
參與團隊|舊城有點編、凡木文化、梅子屋、梳理沙龍、Yu猶味境
凡木文化 10/1 - 10/7|和古老的臺中人及其生活對話





兩個在全台各地出任務的文化工作與觀察者,回到家鄉後,想重新看見臺中。發現這裡吸引各地人來定居,卻較少文化歷史、考古類的藝文活動。其實這些事不一定要在文化場館裡發生,或許自己就能做點什麼。
這是一座持續開發、開挖中的城市,往上興建的過程中,往下挖掘到遺址,我們想過如何回應這些意外的現身嗎?原來歷史不只是在書中被以文字記載,也有機會親眼所見、觸摸得到。
考古是現代人類社會生活與過去的對話,遙遠、龐大的時空變化一瞬之間透過物件、地景凝縮在眼前,希望能將如此迷人的體驗用更輕巧的方式分享給大家。
舊城有點編 10/9 - 10/14|在城市的邊邊聽故事





以城市的尺度而言,人是渺小的,但一提到「小人物」,似乎就能聯想到好聽的故事,因為有人傾聽,於是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邊上探出頭來。
方禹循著自己的好奇心,開始在台中舊城周邊和一些平常不會接觸到的人聊天,留意他們與環境互動的關係,逐漸獲得更多關於這座城市運作的線索,攸關產業的凋零或複雜難解的議題。
記錄下來就有機會讓更多人看見,以圖文編輯成線上刊物,並為每段故事製作一份小物,擴大被閱讀、傳播的可能,也像是自己與故事主角相遇後的某種紀念品。
梅子屋 10/15 - 10/21|有一個地方叫梅子





臺中郊區石岡有一個小村落「梅子」,梅子屋就座落在這裡。從市區前往約需一小時車程,對於想暫離城市的人來說,或許是剛剛好的距離。
梅子屋裡的人們總是關心最近鄰居有什麼作物收成、可以如何把它們變成桌上好吃的甜點、好喝的飲料,像是以金鑽鳳梨為餡料的泡芙、以黃金百香果為基底的氣泡蘇打。有時候也會邀請外地來的朋友一起捲起袖子工作。
在這裡的生活離大樹、溪邊、原本的家都近了一些。如果可以,希望能搭起一條從城市到鄉間的小路,有微風輕輕吹送。
Yu猶味境 10/22 - 10/28|植物同好會





城市裡同樣在乎綠色生活的人最常在哪裡相遇?大概是分享食物的地方,像是植物生長的土地、成為食物的餐桌。
育儀喜歡分享自己作的康普茶與果釀,平時與台中西區的華美社區剩食廚房合作,飲品搭配由市場剩食做成的無菜單蔬食料理供應,增添風味並推廣發酵飲的價值。曉毓喜歡大豆蠟燭、照顧植栽,經常開課帶領有興趣的朋友一起製作,植物創造了寧靜的儀式感和舒心的療癒。
生活裡植物的陪伴是五感的,能觀賞、聆聽、嗅聞、撫觸、品嚐,兩人想知道還可以怎麼結合呢?希望能讓植物成為更被大家珍惜的禮物。